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俄罗斯精细化工产品市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俄罗斯精细化工产品市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啥能自己造还要用欧洲美国的零配件?就是为了能讨好得到人家地区的准航证~没有准航证卖不进入~和俄罗斯一起搞,技术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因为需要背书,你是新手,需要老人儿带入市场。
虽然有先前的C919,但实际很多零件都是进口欧美的,与俄罗斯合作能解决时间问题及部分技术问题。部分材料,起落架系统,各种传感器,最主要是发动机。虽然商发独立了,但自己研制发动机难度还是很大,需要时间。C919的长江1000到现在也没有点火试车的消息。CR929的CJ2000验证机也在实验中。相信我们自己的宽体大飞机很快会飞上天的[呲牙]
笔者认为,中国本来也不想跟俄罗斯合作研发CR929大飞机,是俄罗斯锲而不舍地上杆子跟中国合作研发。中国考虑到战略因素勉强同意跟俄罗斯合作研发。跟俄罗斯合作研发大飞机,如果能共享发动机技术,中国还勉强少丧失利益。如果不共享发动机技术,中国就吃大亏了,因为该大飞机的主要市场在中国,俄罗斯狂赚中国的钱,在俄罗斯买不了几架。况且由于俄罗斯的体制原因,非国有的航空公司根本就不会购买CR929大飞机。再者,俄罗斯发动机工艺不精细,事故频发,跟俄罗斯研制的大飞机上座率肯定不如我国自研的C919
这个问题比较尖锐,涉及到国内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国内大多数普通网民看待这一问题总是带有主观性的偏见,老鹰航空来回答一下吧:
无论是军用飞机还是民用飞机,飞机的设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从概念涉及开始、历经初步设计、详细设计、样机制造、试飞定型等诸多环节,需要飞行器总体设计、气动设计、结构设计、强度校核、飞行力学、人机环境工程等各个专业组的共同协作才可以实现。
飞机设计的整个任务所瞄准的对象就是飞机平台本身,其气动外形、详细内部结构都是有设计单位来负责确定的。而内部的分系统或者零部件,比如起落架、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电路系统、空调系统、航电设备、导航设备、发动机、刹车系统、灯光系统等等,都是由总体设计专业结合各个分系统专业小组和总师系统的意见和要求之后来“选定”的,不是由设计单位自己研发的。飞机设计单位需要做的工作是如何优化与确定这些设备在飞机上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法,以及供电、供油、供气的管路设计。
对于任何一架飞机而言,最具有知识产权的地方不在于发动机、航电设备,而是飞机平台本身,只要飞机平台是自主设计的,那么这架飞机就是自主研发的,专利权就在自己手上,这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波音和空客也是如此,它们也只是设计飞机平台本身,不研发发动机和航电系统。
国内过去五十年在大飞机上的尝试有三次,第一次是七十年代的运十四发喷气式窄体客机、第二次是八十年代的MD-82联合生产项目、第三次就是当前的C919国产客机项目。这三种机型其实都是属于中近程窄体客机项目,和现在的波音737或者空客A320差不多,也就是说五十多年来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从未涉足于远程客机制造业,从未有过远程客机设计的经验,这个领域我们的成绩是——零。
3、俄罗斯远程客机的设计经验相对丰富但是并不优秀;
俄罗斯及其前身苏联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研发远程客机了,最初是把图-95战略轰炸机改成了图-114这款四发涡桨远程客机,商载220座,航程12000km,不过可靠性和经济性并不好,毕竟是轰炸机的底子。
之后苏联又推出了伊尔-62这样的四发远程客机,但是航程只有7800km,商载不过195座,从性能上看更像是四发的中程窄体客机,商业价值也无法和真正的宽体远程客机相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俄罗斯精细化工产品市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俄罗斯精细化工产品市场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gpw.com/post/42013.html